战略就是:不做什么!
——管理箴言
华为的战略,现在好像一直都很公开,从《华为基本法》开始,我们普众就能基本了解到华为的战略。
在2011年,徐直军又公开了华为的战略--管道战略。
当然,我们好像也有不少人了解了华为的BLM战略模型。
总之,看上去华为的战略,谁都知道,华为的战略制定,好像也不是那么高深,那么难。
那么,究竟,我们能从华为的战略以及战略制定中,能学到什么呢?
一、战略规划结果很简单
战略最终的表达像这样,核心要说清楚的三个问题:第一,作为一家企业,你处在什么行业;第二,你这家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/服务;第三,你为哪些类型的目标客户、创造怎样的价值。
从这来看,战略其实表达并不难,就是那么简单。甚至战略,还可用一张图概括:
就是这么一句话,或者一张图,这使得不少企业经营管理者觉得,战略一是没什么内容,二是比较虚,跟企业具体经营管理有距离,三是认为企业业绩与发展过程中,有太多的细节、流程、计划、协调、控制、能力培养等等,战略基本不太能指导实际工作......所以,战略规划在中国,并不太受人待见。
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,喜欢讲战略,好像话题中一讲到战略,人的素质水平就好像提高了一个等级。
现实中的讲战略、做战略规划之间的“剪刀差”,确实是一定的现实现象。
二、战略是一种选择
中国企业的选择确实太多,随时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机会。有句俗语:“蚂蚁都是肉”,迫于业绩、竞争、发展的压力,最后中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往往都是:一个都不能少,各种战略机会都要选择。
所以,在中国,多元化、集团化是最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。
而追风口、抓机会,也是不少企业主所热衷。
其实,战略就是:不做什么。
华为现在的战略是:徐直军于2011年提到,华为选择和聚焦的是管道,促进全社会实现联接的无限可能,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,提升工作效率。华为选择和聚焦的是管道,华为所有的业务都将沿着管道进行整合与发展。华为管道战略中的管道是面向技术视角、产业视角的用来承载信息的数字管道体系。
华为的战略选择是:管道。
基于此,华为的战略中还有重点内容,就是:上不做内容,下不做数据。
华为战略的出台,接纳了一些重要的华为战略思想:
l 聚焦主航道。
l 不在非战略重点工作上耗费资源。
l 努力将一件事做好。
l 力出一孔。
l 始终以客户为中心。
l 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。
这些战略思想,又以《华为基本法》中的第一条提到的价值观为基础: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。
三、战略并不需要一大堆的论证
不少企业的战略,以PEST、SWOT、三四法则、波士顿矩阵模型、波特五力、麦肯锡7S等等一大堆的工具来做规划,结果一是被工具绑架,为分析而分析,二是企业什么都舍不得放弃、一大堆的论证之外,目标是什么,却完全不清晰,最终战略,还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,或者说是非常复杂的推理论证,仍忘了本。
其实,我个人还是认为,战略的制定,过程一定要将中高层管理人员发动起来,了解他们的思想,以及了解企业历史沿袭、了解老板的管理哲学、管理思想,从而进行论证。
所以,战略,真的是要与企业一起,深入了解企业、行业,而不是闭门造车,或者会用工具就行。但是,话又说回来,战略确定需要大量的调研与研讨。一是对战略决策进行充分的信息支持,二是经过大量研讨,不但能够开拓思路,突破瓶颈,还能让更多的员工知道更了解战略也就更有利于执行且取得效果。
四、价值观作底
华为的战略,在价值观制定时,就有了十年不变的企业目标,这个目标,其实就是战略制定的基础。
现实当中,战略制定如果没有价值观作底,为依托,很多战略制定的结果 ,就很大、很虚,甚至会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,会去做自己资源、能力达不到或也实现不了最优匹配的行业或产品服务,会在过程中遇到困难、因素条件变化、资源能力实现不了,从而又调整战略的情况,还美其名曰,滚动性调整,或者说战略不能对应的时间太长。
华为在基于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满足客户的需要的情况下,战略这么多年并未发生偏移。
有人总结了华为的“以客户为中心”:
l 作为国内最伟大的公司之一,华为一直遵循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。
l 公司从售前到售后,从战略到执行,处处表现出来以客户为中心。
l 从设备采购前期,华为的销售和售前就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方案并不断交流修订。
l 设备使用后,涉及到维护维保的问题,华为的原则都是优先解决问题满足客户要求。
l 甚至涉及到华为设备以外的相关问题,他们也会协调公司内部资源协助客户。
任正非说过:华为只要稍微偏离下,进入别的行业,有可能就有几百亿的收入甚至是几百亿的利润,但是华为为什么不去做?除开“傻”式的坚持外,就是价值观的明确,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未来努力的方向。
五、战略就是不做什么
任正非是通信业的门外汉,进来以后,只做这一件事,服务于主航道。
每个企业做好一件事就好了。战略确实就是不做什么。
如果没有,那就找出最优势的,或者打造最优势的。
可口可乐公司,也是战略制定的不做什么的坚定履行者。只做饮料,不做其它,坚持了一百多年,这种坚持,成就与保持了可口可乐持续未变的全球第一品牌,这个品牌价值高到,即使全球所有可口可乐工厂一晚被烧光,第二天便可重建全球市场而不受大影响。只做非酒精饮料,绝不做含量酒精饮料,坚持了一百多年,也同样实现了可口可乐公司社会公民、责任公民的可贵企业标杆,同样助添了品牌的好感与美誉度,提升了品牌价值。
我们确实见到不少企业,原来什么都做了,但在市场压力、资金压力、人员能力、竞争等逼迫下,不得出又大肆出售资产,且元气大伤。
六、可口可乐战略为什么能够实现?
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,一百多年战略基本没变过,只卖非酒业饮料。一瓶咳药水,雄霸全球一百多年。
可口可乐有了清晰的战略,全球两百多个国家的每个员工,依我在可口可乐的自身体悟,就真的能够每个人、每个时间、每个区域、每个产品、每个客户的工作能沿着战略目标分解,实现任何一个人的具体每一个动作,都为着战略实现而努力着。根本不复杂,极其简单,但极其对应战略。
也就是说,战略要落地,也必须方向简单、明确,且能让每个人的每个工作、行为,都能去促进战略的实现。
七、BLM模型,其实也是非常简单与聚焦,从而有力
华为的BLM战略制定模型,这个模型,一看就明白,一操作就会。
战略,不太是靠一套工具能解决的东西。战略,是一个企业对未来的最合适方向、目标与重要步骤。
这些,都在如何实现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一系列、系统性思考与具体运营里。
业务领导模型分为三部分,最上面是领导力,公司的转型和发展归根结底在内部是由企业的领导力来驱动。最下面是价值观,战略一定是以价值观作底层,保持战略的不偏倚。
下面的两部分被称为战略和执行,一个好的战略设计自然会包含两部分,要有好的战略设计,同时要有非常强的执行,没有好的执行,再好的战略也会落空,但执行不是空谈,执行是需要具体内容来进行制成的。
这个工具,系统考虑战略制定后要通过组织、人才、氛围来支撑战略的成功。
总之,战略,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,却是非常的不容易。
谭长春老师:
曾就职于全球四大第一国际品牌及全球第一定制市场公司,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,网易财经名家,福布斯全球战略研究专家。基于《华为基本法》的【企业基本法】建设发起人,新一代华为研究学者与管理实践推动者。北大清华人大交大等管理与营销类客座教授。《企业管理》《企业家》杂志专栏作者。
电话:010-6848 7630
传真:010-6848 7630
邮箱:1547263554@qq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-609